「没有对手?我有话说!」Gate广场挑战赛——秀操作赢$2,000,百万流量加持!
你是下一个明星交易员吗?
想让自己的名字闪耀广场热搜?想吸引数万追随者?百万流量已就位,就等你来承接!
🎉 双重豪礼,赢家通吃!
1️⃣ 晒单排行榜奖励
收益率排名前10的用户,瓜分 $1,500合约体验券!巅峰对决等你来战!
2️⃣ 晒单幸运奖
随机抽取10位用户,每人赠送 $50跟单包赔券!即使不是大神,也有机会躺赢!
🎮 参与方式超简单!
✅ 在 Gate广场 晒出你的交易战绩,并成为带单员!
✨ 发帖要求:
内容必须原创,并带上 #CopyTrading# 或 #跟单# 标签
附上 收益率截图 或 交易卡片,并分享你的 独家交易心得
严禁AI生成虚假交易,一经发现取消资格
观点犀利、逻辑清晰,干货越多越吸粉!
⏰ 活动截止:8月15日 10:00(UTC+8)
【立即发帖】 展现你的王者操作,承接百万流量,成为下一个交易传奇!
💬 还在等什么?Gate广场,等你来战! 💪
虚拟货币案件定价困境:朝阳法院创新判例引争议
虚拟货币案件中的价值认定困境
近年来,涉及虚拟货币的刑事案件呈现上升趋势。除了常见的洗钱、诈骗、传销、开设赌场等案件外,个人之间的虚拟货币诈骗和盗窃案件也日益增多。这些案例为相关刑事案件的辩护和侦办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将通过一起投资纠纷引发的虚拟货币诈骗案(案号:(2019)京0105刑初2172号),探讨在涉虚拟货币刑事案件中,如何确定涉案虚拟货币的价值。
案情概要
2018年6月至7月间,郑某以协助王某投资区块链项目为由,在北京市朝阳区骗取王某32枚比特币和1000多枚以太币。郑某随后将获得的比特币转售,获利164万余元。案发后,郑某主动归案。
法院审理后认定,郑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诈骗罪。最终判处郑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
虚拟货币价值认定的难题
在涉及虚拟货币的诈骗或集资诈骗案件中,确定涉案金额是一个关键问题。实务中,司法机关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
然而,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在本案中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价值问题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监管政策影响,不宜在个案中直接认定。"法院最终以被告人郑某的销赃所得164万余元作为涉案金额。
虚拟货币监管政策与司法实践
2021年9月15日,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包括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
这一政策引发了司法实务中的争议:
解决方案:朝阳区法院的做法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的做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参考:
只有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确定涉案金额,而涉案金额又是定罪量刑所必需时,才考虑主动为涉案虚拟货币进行定价。
结语
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和价值认定问题仍然存在争议。这主要源于监管者对虚拟货币认知的局限性,试图通过简单的监管文件来全面管控虚拟货币。然而,这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给执法和司法机关的工作带来了困扰。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对相关监管政策进行修订。如何修改以及具体内容,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