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最新
热门
资讯
我的主页
发布
Meta11
2025-07-12 12:18:19
关注
如果今天让你重新设计整个 Web3 应用架构——你会从哪开始?
所谓 intent-centric 架构,说白了就是把“用户想要什么”变成第一优先级的需求,不再是按钮后的隐藏参数,而是整个系统运转的中心。
用户只需要描述“我想干嘛”,剩下的匹配、条件约束、对手方查找、最后的交付,全由系统自动协调。
比如我说:“我想用 100 个 stETH 换等值的 RWA 资产,必须是最优性价比,并且今天之内完成。”
如果自己来做这个动作,要么找 aggregators 做路由,要么在多个池子里下单、比较、等成交,还不一定能达成。而在 intent-centric 系统中,这个需求会被解构成明确的意图,广播出去,让有能力 fulfill 的 solver 来处理并 settle。
Anoma 把这种系统拆解成四大模块:
1⃣Intent:用户的愿望、约束条件
2⃣Counterparty Discovery:找到可以匹配的另一方
3⃣Solving:找到最优方案
4⃣Settlement:最终交付和链上达成
这四块其实就构成了未来应用的最小公因式。
很多你熟悉的复杂 DApp,比如 OpenSea、Gitcoin、CoWSwap,归根到底也都围绕这几个动作在运作。只是传统架构让这套流程又重又碎,用户体验不统一,开发难度还高。
intent-centric 的好处,就是把这一切抽象出来、标准化。最重要的是自带去中心化属性。
在 Anoma 的设计中,solver 和 settlement 是开放网络,任何人都可以成为 fulfill intent 的参与者,不是中心化的 router,也不是默认预置的“唯一路径”。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Anoma 后面还会讲 identity、data flow control 等更底层的东西。整个 intent 架构可能会是“后智能合约时代”的入口。
我个人非常看好 intent-centric 架构,甚至觉得它有机会像当年“账户模型”、“EVM”那样,重新定义链上应用的结构。
STETH
3.55%
RWA
30.69%
DAPP
2.54%
GITCOIN
3.9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
声明
。
1人点赞了这条动态
赞赏
1
评论
分享
评论
0/400
评论
暂无评论
话题
1
/3
1
Gate ETH 挖矿年化收益 5%
2k 热度
2
晒出我的Alpha积分
24k 热度
3
SOL期货交易量创新高
6k 热度
4
以太坊ETF连续12周净流入
4k 热度
5
加密市场反弹
172k 热度
置顶
Gate 链上赚币:ETH 挖矿限时高收益!
✅ 年化收益近 5% + 额外奖励单人额度 1000 ETH
💎 最低 0.00000001 ETH 起投,无赎回期,随存随取!
立即上车,稳赚链上收益:https://www.gate.com/staking/ETH
Gate 合约开仓激励计划火热上线!零门槛瓜分 50,000 ERA
开仓即有奖,交易越多奖励越多!
新用户享 20% 加成!
立即参与:https://www.gate.com/campaigns/1692?pid=X&ch=NGhnNGTf
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429
#Gate #
#合约交易 #
#ERA#
👀 家人们,最近你们都攒了多少 Alpha 积分啦?
空投领到了没?没抢到也别急,广场给你整点额外福利!
🎁 晒出你的 Alpha 收益,咱们就送你$200U代币盲盒奖励!
🥇 积分最高晒图用户 1 名 → $100 代币盲盒
✨ 积分榜前五优质分享者 5 名 → 各得 $20 代币盲盒
📍【怎么玩】
1️⃣ 带上话题
#晒出我的Alpha积分收益#
发广场贴
2️⃣ 晒 Alpha 积分截图 + 一句话总结:“我靠 Gate Alpha 赚了 ____,真的香!”
👉 还可以分享你的攒分技巧、兑换经验、积分玩法,越干货越容易中奖!
📆【活动时间】
8月4日 18:00 - 8月10日 24:00 (UTC+8)
🎉
#CandyDrop合约挑战#
正式开启!参与即可瓜分 6 BTC 豪华奖池!
📢 在 Gate 广场带话题发布你的合约体验
🎁 优质贴文用户瓜分$500 合约体验金券,20位名额等你上榜!
📅 活动时间:2025 年 8 月 1 日 15:00 - 8 月 15 日 19:00 (UTC+8)
👉 活动链接:https://www.gate.com/candy-drop/detail/BTC-98
敢合约,敢盈利
网站地图
如果今天让你重新设计整个 Web3 应用架构——你会从哪开始?
所谓 intent-centric 架构,说白了就是把“用户想要什么”变成第一优先级的需求,不再是按钮后的隐藏参数,而是整个系统运转的中心。
用户只需要描述“我想干嘛”,剩下的匹配、条件约束、对手方查找、最后的交付,全由系统自动协调。
比如我说:“我想用 100 个 stETH 换等值的 RWA 资产,必须是最优性价比,并且今天之内完成。”
如果自己来做这个动作,要么找 aggregators 做路由,要么在多个池子里下单、比较、等成交,还不一定能达成。而在 intent-centric 系统中,这个需求会被解构成明确的意图,广播出去,让有能力 fulfill 的 solver 来处理并 settle。
Anoma 把这种系统拆解成四大模块:
1⃣Intent:用户的愿望、约束条件
2⃣Counterparty Discovery:找到可以匹配的另一方
3⃣Solving:找到最优方案
4⃣Settlement:最终交付和链上达成
这四块其实就构成了未来应用的最小公因式。
很多你熟悉的复杂 DApp,比如 OpenSea、Gitcoin、CoWSwap,归根到底也都围绕这几个动作在运作。只是传统架构让这套流程又重又碎,用户体验不统一,开发难度还高。
intent-centric 的好处,就是把这一切抽象出来、标准化。最重要的是自带去中心化属性。
在 Anoma 的设计中,solver 和 settlement 是开放网络,任何人都可以成为 fulfill intent 的参与者,不是中心化的 router,也不是默认预置的“唯一路径”。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Anoma 后面还会讲 identity、data flow control 等更底层的东西。整个 intent 架构可能会是“后智能合约时代”的入口。
我个人非常看好 intent-centric 架构,甚至觉得它有机会像当年“账户模型”、“EVM”那样,重新定义链上应用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