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虛擬貨幣案件定價困境:朝陽法院創新判例引爭議
虛擬貨幣案件中的價值認定困境
近年來,涉及虛擬貨幣的刑事案件呈現上升趨勢。除了常見的洗錢、詐騙、傳銷、開設賭場等案件外,個人之間的虛擬貨幣詐騙和盜竊案件也日益增多。這些案例爲相關刑事案件的辯護和偵辦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本文將通過一起投資糾紛引發的虛擬貨幣詐騙案(案號:(2019)京0105刑初2172號),探討在涉虛擬貨幣刑事案件中,如何確定涉案虛擬貨幣的價值。
案情概要
2018年6月至7月間,鄭某以協助王某投資區塊鏈項目爲由,在北京市朝陽區騙取王某32枚比特幣和1000多枚以太幣。鄭某隨後將獲得的比特幣轉售,獲利164萬餘元。案發後,鄭某主動歸案。
法院審理後認定,鄭某以非法佔有爲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構成詐騙罪。最終判處鄭某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二十萬元。
虛擬貨幣價值認定的難題
在涉及虛擬貨幣的詐騙或集資詐騙案件中,確定涉案金額是一個關鍵問題。實務中,司法機關採用了多種方法,包括:
然而,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在本案中明確指出:"虛擬貨幣價值問題受到國家法律法規及行業監管政策影響,不宜在個案中直接認定。"法院最終以被告人鄭某的銷贓所得164萬餘元作爲涉案金額。
虛擬貨幣監管政策與司法實踐
2021年9月15日,國家十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將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定性爲"非法金融活動",包括爲虛擬貨幣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價服務。
這一政策引發了司法實務中的爭議:
解決方案:朝陽區法院的做法
北京市朝陽區法院的做法爲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參考:
只有在無法通過其他方式確定涉案金額,而涉案金額又是定罪量刑所必需時,才考慮主動爲涉案虛擬貨幣進行定價。
結語
虛擬貨幣的法律地位和價值認定問題仍然存在爭議。這主要源於監管者對虛擬貨幣認知的局限性,試圖通過簡單的監管文件來全面管控虛擬貨幣。然而,這不僅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還給執法和司法機關的工作帶來了困擾。
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對相關監管政策進行修訂。如何修改以及具體內容,有待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