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擬祭行政令嚴懲銀行歧視:保守派與加密企業獲金融準入保障

據《華爾街日報》獲取的草案顯示,白宮擬於本週初簽署行政命令,嚴懲銀行基於政治立場或加密貨幣關聯的歧視性服務拒絕。該命令要求聯邦監管機構依據《平等信貸機會法》等法律調查違規行爲,違規銀行將面臨罰款、訴訟及強制整改協議。此舉旨在回應保守派團體與加密企業長期控訴的“政治性斷貸”問題,或重塑美國金融包容性規則。本文將解析政策要點及對加密行業的潛在影響。

政策核心:三重監管利劍出鞘 行政命令草案構建了全面的監管框架:

  1. 調查授權:要求貨幣監理署(OCC)、联准会等機構對銀行服務拒絕展開系統性審查
  2. 法律武器:重點援引《平等信貸機會法》(ECOA)、《反壟斷法》及消費者保護法
  3. 懲戒措施:違規機構可能面臨高額罰款、司法訴訟及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規整改協議 特別要求銀行業監管機構廢除引導銀行審查客戶“聲譽風險”(reputational risk)的政策指引,該條款常被用於拒絕服務政治敏感或加密相關客戶。

爭議焦點:政治斷貸與加密封殺的指控 草案直指兩大長期爭議:

  • 保守派指控:基督教團體等控訴因意識形態遭銀行注銷帳戶(如美國銀行關閉烏幹達基督教組織帳戶事件)
  • 加密行業困境:企業指控在拜登政府時期遭遇“隱形封殺”(shadow ban),傳統銀行服務被系統性切斷 銀行則辯稱決策基於合規風險,尤其針對與欺詐、洗錢關聯度高的加密業務,並強調缺乏清晰的監管指引加劇風控難度。

銀行應對:政策調整與政治斡旋 面對政策壓力,銀行業已採取行動:

  • 政策修訂:多家銀行更新內部條款,明文禁止基於政治立場的歧視
  • 政治溝通:與共和黨州檢察長會晤,重申服務公平承諾
  • 監管遊說:美國銀行公開表示“歡迎政策明晰化”,並已向政府提交詳細合規提案 同時,草案要求小企業管理局(SBA)審查合作銀行對貸款申請人的處理流程,這可能影響數百萬依賴SBA貸款的小企業。

結語: 此番行政命令若落地,將標志美國金融監管範式的重大轉向——從規避“聲譽風險”的保守姿態,轉向保障特定羣體金融準入的積極幹預。對加密行業而言,政策有望破解困擾多年的銀行服務壁壘,爲合規企業打通法幣通道。然而政策實效取決於三大關鍵:監管審查力度、銀行合規調整成本、以及“政治歧視”的司法認定標準。在總統大選年背景下,該行政令或成兩黨金融政策博弈的新焦點,其執行尺度將深刻影響加密企業與保守組織的生存環境。

BAN-2.8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