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稳定币引领Web3支付新格局 链上结算体系成未来趋势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支付行业的新局面:从U卡到稳定币结算

加密支付领域正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阶段。相比早期阶段,现有产品在设计、体验和合规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但距离构建一个完整可持续的Web3支付体系仍有距离。这种"未成形"的状态反而成为近期市场热议的焦点之一。

U卡作为当前加密支付的新形态,本质上是一种过渡机制。它既不是Web2充值卡的简单复制,也不是新一代链上钱包或支付通道的最终形态,而是当前链上支付与链下消费需求相互妥协的产物。

U卡通过绑定链上账户和稳定币余额,并提供合规的链下消费接口,实现了Web2体验与Web3资产逻辑的结合。这种模式之所以迅速获得关注,一方面源于用户对链上资产日常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稳定币正试图从传统场景向C端零售和本地支付拓展。

然而,U卡运营模式高度依赖传统金融体系的许可,在合规压力和微薄利润间艰难维持,难以长期持续。严格来说,U卡并非一个稳定盈利的商业模式,只是依赖外部许可的服务形式。项目方需要依赖多层金融中介完成清算,自身只是链条末端的执行者。

U卡运营成本极高,本质上是亏本生意。项目方既无交易所的稳定手续费收入,也不像一级发卡商那样掌握话语权,却要承担用户服务压力。如果项目方始终停留在"中介的中介"角色,就只能被动运作。

要改变这一局面有两条出路:一是加入账户体系,作为生态连接加密行业,在合规机制上拥有话语权;二是等待美国稳定币法案完善,绕开当前繁琐的清算系统,把握美元稳定币的新机遇。

对钱包和交易所而言,U卡更多是增强用户粘性的辅助功能,而非主要盈利来源。但对缺乏流量入口和金融基础设施经验的Web3初创团队,想靠补贴和规模烧出可持续的U卡项目难度极大。

加密支付的未来:从地下钱庄到链上新银行

困扰加密支付的核心问题在于传统金融的结算体系。市场对加密支付的定义存在分歧,有人主张模仿日常生活的扫码支付,也有人倾向在匿名网络中探索新含义。对后者而言,支付的意义不在于转移而在于沉淀,本质是流通而非清算。

以潮汕人、印巴系地下钱庄为例,他们构建了基于关系、信任和资产循环的数字生态。这种"数字钱庄"的核心是信任,资金流转和延迟结算带来的沉淀都依赖于信任。它需要熟人介绍才能加入,形成无形的连坐机制。

在这种机制下,支付不再是一对一关系,而是一种在价值网络中不断流转的一对多对一形态。资金流入不仅为了支付,更是为了获得信任。随着非支付资金不断流入形成沉淀,它逐渐演变为一种慢结算但高频的社交支付网络。

事实上,这种"数字钱庄"式的封闭生态结构在链上已运行多年,解决了部分资金的灰色流通问题,但未能将加密支付推向主流应用。相反,真正具有全球化潜力并逐步接近用户的,是以美元稳定币为核心、依托合规网络构建的链上结算体系。

无论是东南亚的灰产套利组织,还是俄罗斯军方通过USDT进行的国际结算,数字资产在绕过传统金融体系、实现资本自由流通方面已相当成熟。特别是Tron网络的崛起正体现了这一逻辑。据安全公司报告,2023-2024年间约有超过40%的非法链上资金流转发生在Tron网络,其中超过一半通过USDT完成。

这些资金并未进入交易所,而是通过OTC对冲、钱包"跳岛"、DEX分流等形式,完成类似地下钱庄的"镜像释放"操作。这种运行方式与海外资金网络高度相似,不追求结算层的最终确定性,而依赖分布式信任链条与跨境人脉体系确保流动性。

然而,这类模型并非为普通用户设计,它解决的是"如何让少数人用加密货币完成不可追踪的支付",而非"如何让更多人用加密货币支付"。它的出发点是绕过而非对接,服务不愿被监管覆盖的场景,而非需要法律保障的用户群体。

从系统性视角看,"资金不愿离开"确实可以提高平台TVL和DeFi生态的资本利用率,但一个真正能规模化的支付体系需要资金能自由"进出",而非"进得来,出不去"。TON红包系统等链上积分账户都在将支付入场行为转化为沉淀,类似Web2时代的"余额宝化"逻辑。这种沉淀模型有商业价值,但无法打破生态壁垒。

真正推动Web3支付从"暗网"走向"主网"的,是美国对稳定币支付网络的政策扶持。2024年美国财政部推动GENIUS法案,国会通过Clarity for Payment Stablecoins Act后,稳定币首次被赋予"战略支付基础设施"的政策定位。

多家金融科技公司迅速推进美元稳定币在国际结算、商户收单、平台结算中的应用扩展。Visa公布的数据显示,超过30家全球支付机构正在集成USDC作为跨境结算资产;USDC和PYUSD的增发与使用场景也开始向零售端渗透。

这些是真实商品与服务间的资金流动,具备法律保护和审计合规。相比之下,某些生态中的token支付、钱包的"扫码即付"功能,在真正进入企业财报系统、跨国电商平台、信用网络之前,仍属于封闭体系中的本地功能,而非全球支付标准。

随着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面临挑战,美国正试图构建"美元+美元稳定币"的新型双轨货币体系。无论是对冲人民币的结算扩张、应对新兴市场使用欧元/黄金结算的趋势,还是稳固在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的金融影响力,稳定币都已成为美国在国际金融竞争中的战略工具。

加密行业的未来将与传统金融全面融合、相互嵌套。从摩根大通推出JPM Coin、BlackRock部署BUIDL基金、Visa集成USDC,到Stripe接入链上支付,以及Circle与全球多国央行展开政策对接,都表明传统金融正加速进入链上世界,其标准是合规、透明、可监管。

Web3支付的真正未来,是构建在美元稳定币与合规结算通道基础上的网络。它既能承接去中心化的开放性,也能借助现有法币体系的信用基石。它允许资金自由进出,强调身份抽象但不逃避监管,融合用户意图但不脱离法律边界。在这个体系中,资金不仅能进入Web3世界,更能自由离开;不仅服务链上金融活动,更嵌入全球商品与劳务交换之中。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PrivateKeyParanoiavip
· 9小时前
离谱 U卡不还是中心化套皮么
回复0
Pump分析师vip
· 9小时前
小孩子才做选择 韭菜反手就被割
回复0
丧钱喵vip
· 9小时前
币圈早就该有这玩意了啦
回复0
rekt_but_not_brokevip
· 9小时前
又来割韭菜了吧
回复0
CodeSmellHuntervip
· 9小时前
就这还打算革Web2的命?
回复0
PumpBeforeRugvip
· 10小时前
又来割韭菜的新项目了呗~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