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链上资产管理的新选择:增强型多签钱包方案随着加密货币市场进入寒冬,黑客攻击的焦点从链上协议转向个人钱包。同时,强势加息周期导致流动性大幅抽离,造成多家中心化机构倒闭,严重损害了用户资产。近期安全事故频发,资产被盗事件层出不穷,如何保障自身资产安全变得尤为重要。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去中心化的安全资产管理方案。## 自主掌控资产的重要性长期以来,许多用户因为操作便利选择使用中心化机构的服务进入加密货币领域。然而,区块链世界有一句名言:"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只有掌握私钥才能真正掌控资产)。用户为了便利而选择中心化机构,同时也牺牲了一定的安全性。一旦中心化机构出现问题,用户资产将面临巨大风险。以近期的某交易平台事件为例,该平台挪用用户资产导致近60亿美元的缺口。随着风险蔓延,其他相关中心化机构也相继出现问题。据估计,此次事件全球受害者多达百万人。如果用户一开始就学会使用自己的私钥管理资产,并将大部分资产存储在去中心化设施中(如硬件钱包、多签合约等),就可以极大程度地避免此类损失。然而,管理私钥并非易事,涉及私钥的生成、存储、管理、使用等多个方面的安全措施和最佳实践。2022年9月,某知名做市商机构因使用有缺陷的私钥生成工具,导致相关合约的owner私钥泄露,造成近1.6亿美元的损失。同年11月,一位知名投资人的钱包也遭到黑客攻击,损失高达4200万美元。经调查,核心问题在于用户使用的钱包助记词泄露。这些事件表明,私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在当前环境下,使用中心化机构的服务又存在巨大的信任危机。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方法,既能安全管理自己的资产,又不必担心单个私钥泄露导致全部资产损失呢?## 成熟的多签方案由于以太坊本身的账户结构不支持多签名模式,用户无法像比特币那样直接构建多签地址。不过,以太坊支持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复杂逻辑,因此可以编写智能合约来构建链上多签钱包。需要注意的是,智能合约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历史上针对合约漏洞的攻击屡见不鲜。因此,选择多签钱包时需要使用经过多次审计并长期验证的方案。某知名多签钱包无疑是较好的选择。通过这种多签钱包,用户可以将资产托管到多签合约中,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签名规则。多签钱包的资产不再由单一地址的私钥管理,而是由多个地址协同管理。每笔交易的发起都需要多方地址签名,并要求有效总签名数达到预设的门限值。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消除单个私钥泄露导致全部资产损失的风险。然而,这种多签钱包在提升资产安全性的同时,使用便捷性上也存在一些不足:1. 每笔交易都需要多方确认才能执行,效率较低。2. 不支持特定的分权处理,钱包成员权力完全一致。3. 不支持对交互合约配置具体的风控策略。那么,是否存在更好用的多签产品,在保持原有安全性的同时解决这些不足呢?一种新型的增强型多签钱包方案应运而生。## 灵活的链上分权与风控方案这种新型方案基于成熟的多签钱包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模块扩展功能,实现了多签钱包与项目合约交互的灵活定制。具体来说,它可以提供以下服务:### 单签分权支持函数级别的分权管理,可针对特定用户角色配置不同的函数交互权限。只需在界面上简单配置,即可赋予用户角色对特定合约、特定函数的调用权限。例如,可以配置某个角色只能调用特定合约的某个函数,仅完成特定操作。通过这种分权功能,特定交易不再需要所有多签成员一一签名确认,只需提供被授权用户的单签签名即可成功发起交易。这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由于权限受限,即使单个账户出现问题,也不会直接威胁到多签钱包的本金资产。### ACL风控除了函数粒度分权机制外,还提供更细粒度的ACL(Access Control List)合约风控机制。用户可以根据业务场景,定制化制定任意分权与风控规则,如:- 限制用户合约调用过程的参数范围- 限制某个合约函数的调用次数- 对合约交互进行风险检查这些功能的合约源码均已开源,用户或第三方可以对其进行审计,以确保不存在中心化做恶的风险。## 结语近期的安全事件提醒我们,无论是将资产存放在中心化机构还是自行管理私钥,都存在一定风险。这些风险推动着各方寻求更好的资产托管方案。新型的去中心化托管方案扩展了业界成熟的多签解决方案,提供了分权及ACL风控等更加灵活的可定制化功能,更好地平衡了资产安全性与钱包易用性之间的矛盾。它为机构和个人提供了一个度过资本寒冬、迎接下一轮繁荣的新型资金管理工具选择。
增强型多签钱包:平衡安全与便利的链上资产管理新方案
链上资产管理的新选择:增强型多签钱包方案
随着加密货币市场进入寒冬,黑客攻击的焦点从链上协议转向个人钱包。同时,强势加息周期导致流动性大幅抽离,造成多家中心化机构倒闭,严重损害了用户资产。近期安全事故频发,资产被盗事件层出不穷,如何保障自身资产安全变得尤为重要。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去中心化的安全资产管理方案。
自主掌控资产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许多用户因为操作便利选择使用中心化机构的服务进入加密货币领域。然而,区块链世界有一句名言:"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只有掌握私钥才能真正掌控资产)。用户为了便利而选择中心化机构,同时也牺牲了一定的安全性。一旦中心化机构出现问题,用户资产将面临巨大风险。
以近期的某交易平台事件为例,该平台挪用用户资产导致近60亿美元的缺口。随着风险蔓延,其他相关中心化机构也相继出现问题。据估计,此次事件全球受害者多达百万人。如果用户一开始就学会使用自己的私钥管理资产,并将大部分资产存储在去中心化设施中(如硬件钱包、多签合约等),就可以极大程度地避免此类损失。
然而,管理私钥并非易事,涉及私钥的生成、存储、管理、使用等多个方面的安全措施和最佳实践。
2022年9月,某知名做市商机构因使用有缺陷的私钥生成工具,导致相关合约的owner私钥泄露,造成近1.6亿美元的损失。同年11月,一位知名投资人的钱包也遭到黑客攻击,损失高达4200万美元。经调查,核心问题在于用户使用的钱包助记词泄露。
这些事件表明,私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在当前环境下,使用中心化机构的服务又存在巨大的信任危机。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方法,既能安全管理自己的资产,又不必担心单个私钥泄露导致全部资产损失呢?
成熟的多签方案
由于以太坊本身的账户结构不支持多签名模式,用户无法像比特币那样直接构建多签地址。不过,以太坊支持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复杂逻辑,因此可以编写智能合约来构建链上多签钱包。需要注意的是,智能合约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历史上针对合约漏洞的攻击屡见不鲜。因此,选择多签钱包时需要使用经过多次审计并长期验证的方案。某知名多签钱包无疑是较好的选择。
通过这种多签钱包,用户可以将资产托管到多签合约中,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签名规则。多签钱包的资产不再由单一地址的私钥管理,而是由多个地址协同管理。每笔交易的发起都需要多方地址签名,并要求有效总签名数达到预设的门限值。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消除单个私钥泄露导致全部资产损失的风险。
然而,这种多签钱包在提升资产安全性的同时,使用便捷性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那么,是否存在更好用的多签产品,在保持原有安全性的同时解决这些不足呢?一种新型的增强型多签钱包方案应运而生。
灵活的链上分权与风控方案
这种新型方案基于成熟的多签钱包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模块扩展功能,实现了多签钱包与项目合约交互的灵活定制。具体来说,它可以提供以下服务:
单签分权
支持函数级别的分权管理,可针对特定用户角色配置不同的函数交互权限。只需在界面上简单配置,即可赋予用户角色对特定合约、特定函数的调用权限。例如,可以配置某个角色只能调用特定合约的某个函数,仅完成特定操作。
通过这种分权功能,特定交易不再需要所有多签成员一一签名确认,只需提供被授权用户的单签签名即可成功发起交易。这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由于权限受限,即使单个账户出现问题,也不会直接威胁到多签钱包的本金资产。
ACL风控
除了函数粒度分权机制外,还提供更细粒度的ACL(Access Control List)合约风控机制。用户可以根据业务场景,定制化制定任意分权与风控规则,如:
这些功能的合约源码均已开源,用户或第三方可以对其进行审计,以确保不存在中心化做恶的风险。
结语
近期的安全事件提醒我们,无论是将资产存放在中心化机构还是自行管理私钥,都存在一定风险。这些风险推动着各方寻求更好的资产托管方案。
新型的去中心化托管方案扩展了业界成熟的多签解决方案,提供了分权及ACL风控等更加灵活的可定制化功能,更好地平衡了资产安全性与钱包易用性之间的矛盾。它为机构和个人提供了一个度过资本寒冬、迎接下一轮繁荣的新型资金管理工具选择。